打印

[征文作品] 【色城2010文心雕龙】【地中海情仇】(115号)

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
0

贴几段相关的历史资料

西法克斯一直以来跟迦太基有些小摩擦,在战争中保持倾向于罗马的中立,不过西庇阿此次外交使命并非丝毫没有风险。一是出使来回途中没有兵力护送,有可能遭受迦太基舰队的袭击,二是迦太基此时也在极力争取西法克斯,万一西庇阿使命失败,西法克斯一变脸就可以把人扣下,那就有去无回了。凑巧的是,当西庇阿使团所乘坐的两艘五层战船驶近阿尔及利亚海岸的时候,迦太基主帅哈斯德鲁巴-吉斯戈刚刚带7艘三层战船先期抵达。双方的使命相同,吉斯戈的兵力处於绝对优势,扬帆出航拦截三艘罗马战船,眼看就可以擒贼擒王。也是天佑西庇阿,刚巧刮起一阵顺风,西庇阿的战船在受到拦截之前抢先登上了非洲海岸。海上无论双方怎么掐架都可以,一旦上陆,这里是西法克斯国王的地盘,吉斯戈也不敢造次,於是两位对手同时作为西法克斯宫廷的客人,接受款待。大家放下刀剑,举起酒杯,堆起笑脸,比的是个人魅力和外交手腕。西庇阿在酒席上的风度和谈吐,绝对不次于他在两军阵前的谋略水准,据说不但赢得了西法克斯的好感,连吉斯戈都很佩服,甚至和西庇阿交了个私人朋友。西庇阿回程的时候,不但带回西法克斯的支持承诺,还有吉斯戈送行。可是西庇阿这番传奇性的外交努力,两年以后却付诸东流,西法克斯最终站在迦太基一边与罗马作战,其原因并非西庇阿的外交失败,而是吉斯戈家有女初长成,国色天香,被许配给了西法克斯国王。西庇阿的再有外交技巧,再有领袖气度,终究比不过人家美女倾国倾城的魅力大,这也就难怪了。哈斯德鲁巴-吉斯戈的女儿,名叫索芙妮斯芭Sophonisba,她和西法克斯,马西尼沙之间江山美人的种种故事,将集中在后文单辟一章来讲。

…………

西庇阿保住了自己的舰队,消灭了北非一切陆地抵抗力量,除了可能从意大利回师的汉尼拔,和坚固设防的迦太基城以外,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。可是,此时消息传来,西庇阿所倚重的盟友马西尼沙,竟然和吉斯戈的女儿索芙妮斯芭结婚。如果马西尼沙象当年的西法克斯一样,也因为这个女孩而倒向迦太基,那么罗马将失去这支骑兵强援,西庇阿不能想象如何能够战胜汉尼拔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要讲起“江山美人,情关难越” 的主题,在古罗马时代,当然是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故事最为后世津津乐道了。不过近代史家考证,埃及艳后似乎并非美艳绝伦,她是凭着她的学识,智慧,和风度,把凯撒、安东尼这些旷世英雄折服于石榴裙下的。而本文的女主角,索芙妮斯芭,在与马西尼沙,西法克斯,罗马和迦太基的爱恨纠葛中,也曾经差一点就能决定整个古代西方历史的走向。但是与埃及艳后一样,最终她也只得到了一个悲剧的结局。香销玉陨,留下一个故事让后人回味无穷。

前文提到过,索芙妮斯芭是迦太基在西班牙和北非战场的主将哈斯德鲁巴-吉斯戈的女公子。因为迦太基在西班牙战事不利,要刻意拉拢北非努米底亚国王西法克斯,才被父亲许配给西法克斯国王的。这次和亲,决定性地改变了原本亲罗马的西法克斯国王的立场。其实,事情的原委,远比这简单的叙述要复杂得多。

我们知道,努米底亚的精骑,是左右罗马和迦太基战争胜负天平上,一个决定意义的砝码,而努米底亚人的部落王国,有两个主要的派系,一个以马西尼沙为首,一个以西法克斯为国王。原本西法克斯与迦太基是有嫌隙的,而马西尼沙则是西班牙战场上,迦太基一边的坚定盟军。是什么使得马西尼沙倒戈转向罗马呢?难道仅仅是前文所说,西庇阿奇袭新迦太基城之后,俘虏了马西尼沙的侄子,予以款待并释放吗?其实马西尼沙倒戈的直接诱因,还是这位索芙妮斯芭美眉。

最初,马西尼沙闻听吉斯戈的女公子如何貌若天仙,如何温柔美丽,他是西班牙战场上跟吉斯戈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事,自然近水楼台,先提亲的。而且当初吉斯戈有意笼络马西尼沙,也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。后来,迦太基势力在西班牙战场被西庇阿打得一败再败,终致瓦解冰消,马西尼沙的骑兵,也消耗得差不多了。而吉斯戈认识到,未来罗马如果入侵北非,那么在阿尔及利亚势力未损的西法克斯王国,就是举足轻重的争取对象。吉斯戈尝试过亲自去说服西法克斯,可是正好碰到前文提到的西庇阿单刀赴会,无论是历史渊源,当时形势,还是西庇阿的个人风度,吉斯戈没有一样能够说服西法克斯倒向迦太基,而不倒向罗马的。眼看这大好江山就要流水落花春去也,老父亲把心一横,使出最后一招,将女儿嫁给了西法克斯。

史书上,只说索芙妮斯芭非常美丽,究竟如何个美法,没有具体描述,也没有画像传世,我是不得而知。但是从后来的历史推测,这位航海民族腓尼基族的美眉,大概真是美到能够“一笑倾人国,再笑倾人城” 的程度了吧。西法克斯国王自从抱得美人归,就死心塌地地为迦太基效命。可惜吉斯戈在使用这个筹码的时候,考虑欠周,女儿与西法克斯的婚约,一直隐瞒着马西尼沙,吉斯戈的本意,在新婚约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,先不通知马西尼沙,既是避免刺激他,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。可是这种事情,终究纸里包不住火,当马西尼沙从其它渠道得到消息的时候,失去美人的怨气,加上感觉受到侮辱的怒气,一起发作出来,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形势,和西庇阿多年怀柔政策的感召,结果,马西尼沙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 ,一气之下从非洲只身渡海,来到西班牙,投奔了西庇阿的罗马大军,从此,马西尼沙成为西庇阿军中最得力的将领,在后来的扎马决战中,马西尼沙的努米底亚骑兵起到了决定战局的关键作用。

而索芙妮斯芭呢,她的婚姻,被父亲作为战争和国运的筹码来使用,她究竟有没有过自己的心上人,究竟有没有过幽怨,不见于正史,我们也就不得而知。但我们确实知道,她对祖国的命运,民族的兴亡,真正是尽了一个女子能尽的一切力量。索芙妮斯芭显然不仅仅是有一张漂亮脸蛋而已,她的魅力应该是相当持久的。前文提到她与西法克斯结婚两年以后,西庇阿火烧连营之前的一整个冬季,西庇阿都在重新争取西法克斯倒戈。西庇阿估计,西法克斯新婚燕尔的热情应该已经消退了,如果先套朋友交情,再晓之以天下大势,加上动之以利,应该可以说动西法克斯。谁知这向来算无遗策的罗马统帅西庇阿,就是漏算了索芙妮斯芭的魅力。她对迦太基的战争事业非常忠诚,对罗马也恨之入骨,更厉害的是,她就算不在身边,也能把西法克斯国王控制得服服贴贴,因此,西法克斯就是认准了唯夫人之命是从,对罗马的威势,未来的前途,完全不作考虑。中国古书所谓美人能够一笑倾国,信夫。

…………

再到后来,大平原一战,西法克斯和迦太基联军几乎全军覆没,西庇阿派遣马西尼沙和罗马副将莱利乌斯穷追西法克斯,西法克斯王国被灭,自身遭擒,马西尼沙也跟1千8百年以后的吴三桂一样,带着骑兵日夜狂奔,远远领先于莱利乌斯主力先进对方首都,找到并俘获了索芙妮斯芭。更不可思议的是,马西尼沙一见到索芙妮斯芭,惊为天人,立即拜倒在石榴群下,竟然冲昏头脑,第二天就与索芙妮斯芭正式结婚。莱利乌斯赶到后,强烈反对无效,只好派特使尽快通知西庇阿。

要说这个马西尼沙生于公元前238年,当时34岁,还没到中国人所说的“不惑之年” ,因此不仅“惑” ,简直是“大惑而特惑” 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从这里,也可以推测出索芙妮斯芭的魅力,决非单纯的美貌或者性感那么简单,如果马西尼沙仅仅是垂涎于她的美貌,那么索芙妮斯芭是马西尼沙的俘虏,是奴隶,他对她可以强迫做任何事,绝不会有人说什么话。可是马西尼沙居然执意要明媒正娶,甚至不惜为此得罪强大的罗马人,这就不简单了。当然,另有一种可能,马西尼沙是害怕罗马来索要战败国的国王和王后,因此造成既成事实,罗马人总不好意思索要他马西尼沙的妻子吧?不过,就算马西尼沙匆忙结婚是出於这个原因,那他为什么如此神魂颠倒?其实还不是美人的魅力无可抗拒,因此想来做护花使者么?索芙妮斯芭在答应嫁给马西尼沙的时候,显然抱着类似于三国演义里貂婵那样的志向和目的,她要马西尼沙承诺,第一,绝不做损害迦太基人的事情,第二,终此一生,绝不把索芙妮斯芭交给罗马人。

不幸,正如埃及艳后遇到的对手是奥古斯都大帝屋大维一样,索芙妮斯芭遇到的对手,是西庇阿。无论屋大维还是西庇阿,那都是不世出的大英雄,比之于安东尼和马西尼沙,强得不是一点半点。又不幸,索芙妮丝芭还有一个全无骨气的前夫西法克斯。

当西庇阿从莱利乌斯的信使那里获知事情原委的时候,他一开始还没有太在意,只是可能心中暗笑马西尼沙急色冲动而已。但索芙妮丝芭的事,却坏在国王西法克斯手里:西法克斯被罗马信使顺路押到西庇阿营中,西庇阿当然要责问一番:“当初大家好好地约定,你做罗马的朋友,为什么出尔反尔,而且始终执迷不悟呢?”要说这个西法克斯,毕竟做过一世国王,如果是好汉,做过的事情承当下来也就算了,败也败了,丧师失国,还有什么话说?他却能向西庇阿哭诉,把背叛的理由,全都归罪于索芙妮丝芭的美色诱惑,似乎这样推卸责任,他就能获得罗马宽恕似的。这样一个全无担当之人,枉称国王,居然想要躲在女人的身后偷生,比之于中国历史上“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” 的后主李煜,还要不堪百倍,真要让人感叹,一代红颜奇女子,遇人不淑,所托非人了。

西庇阿将西法克斯的话,结合自己以前的听闻,再联系上最近马西尼沙的反常举动,不由他不觉得事态严重:“这个索芙妮斯芭美眉太可怕了,以马西尼沙那样火爆的非洲脾气,弄不好真会被倾国美人塑造成第二个西法克斯。下一战,我在战场上要遭遇的,是绝代战神汉尼拔,能否获胜都没有把握。如果马西尼沙倒戈,那可真是毫无胜算了。你倾谁的国我不管,可你要倾我罗马,要倾我西庇阿,绝不答应。” 西庇阿在罗马,本就早享慷慨风流之名,这是见于史书的。可是面临这等军国大事,象西庇阿这样的绝代枭雄绝不会因为怜香惜玉而手软。问题是,要怎么对付马西尼沙和索芙妮丝芭呢?

这时,就看出西庇阿的高明之处了:他不仅是战场上百战百胜的名将,而且是一位心理学大师。这一点,从他历次元老院辩论,单刀赴会西法克斯时候的外交手腕,和伊利帕战役之前故布疑阵,就能看出来。西庇阿没有去缴马西尼沙的械,而是将马西尼沙召来,推心置腹地谈了一番话,将事态化解为无形。利德尔-哈特的书里转述了这番话。

首先,动之以感情:“你是罗马的朋友,你是我西庇阿的朋友,我说这番话是为你好”;

其次,晓之以法理:“你现在是为罗马作战,你的俘虏,法理上说是属於罗马的财产,私吞于理不合”;

第三,摄之以威势:“你要想一想,与罗马为敌的后果”;

第四,诱之以实利:“你现在就要正式建立一个王国了,你将成为一个国王而不是流亡者了,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失去这个良机” ;

最后,再唤起马西尼沙的荣誉感:“你年纪轻轻,就要建立不世功业,千万别为一个女子做出不名誉的事情啊” 。

西庇阿,不愧一代枭雄,前次在西法克斯那里,他的个人魅力敌不过索芙妮斯芭的倾城美貌,可是这次,他的一番滔滔雄辩,却在马西尼沙脑海里激起万丈波澜,盖过了索芙妮斯芭的音容笑貌。马西尼沙回到营帐,彻夜未眠,都在做思想斗争。一边是不负美人恩的海誓山盟,另一边是建立不世功勋的诱惑和罗马的森然威严。一夜白头左思右想的结果,最终是把“感情二字放两边,一个利字摆中间” 。他甚至已经丧失了再见索芙妮斯芭最后一面的勇气,派卫士给美人送去一杯毒药,还有一个口信“我对不起你,我不能背叛罗马。但是,我当初答应你,终此一生,也绝不会把你活着交给罗马人。现在,我智穷力竭,但至少还能履行这个诺言。”

史载绝代美人接到毒药和口信的时候,非常平静,大概她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,无力回天,只有先一步离开她深爱的迦太基故国而去了。她对使者说了一句话,话里带着淡然的轻蔑:“告诉马西尼沙,如果我早料到结局是这样的话,我决不会做出下嫁这样的举动来。” 说完,仰药自尽。

据说索芙妮斯芭被迫自杀的消息被西庇阿得知以后,西庇阿顿足责备马西尼沙“我只说让你好自为之,谁说一定让你逼死美人呢?” 这个传说是有可能的。因为西庇阿的性格,并非典型罗马人的那种严正刚毅。西庇阿家族,是罗马上流社会最早接受希腊思想和生活方式,希腊化比较严重的家族之一,西庇阿本人就以生活奢侈,善於交际,和爱好美女著名,只是他从来不让美女影响自己的功业罢了。所以西庇阿有点怜香惜玉之情,也在情理之中。

可怜的马西尼沙,一面惑于索芙妮斯芭的绝代风华,另一面却笼罩在西庇阿旷代英雄的威严阴影下,他最终选择了屈从于罗马。为了补偿马西尼沙的悲痛,西庇阿立刻将他派往罗马献俘阙下,有西庇阿的关照,罗马举行了巨大的欢迎式接待马西尼沙,极尽荣耀,元老院立即批准给予他国王的封号。马西尼沙后来活到90岁,在罗马的非洲事务中举足轻重,后来第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出兵夷平迦太基城,就是因为他和迦太基的争端而起的。那时的罗马统帅,已经是大西庇阿的继孙,西庇阿-阿米利阿努斯了Scipio Aemilianus。西法克斯国王呢,就在这次献俘的行列中,他在罗马被囚禁了两年,死于公元前202年。

可是,马西尼沙和西法克斯,两个显赫一时的国王,他们哪一个真正配得上这位绝代佳人呢?

TOP

0

以上来自顾剑大人的《罗马英雄传系列之一 西庇阿:比拿破仑更伟大?》

有性趣的淫民可以搜来看看。感谢宇治川殿下对sis黄网最军的建设再立新功~

最后顶锅盖说一句,个人以为Sophonisba译作索芙妮斯芭似乎更具女性气息~~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6-3 19:58